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

「天禾玉」──對稻米的堅持

初聽到花蓮的「天禾玉」這個名字,大概都會以為是某種玉石的名字,畢竟花蓮可是號稱玉石的故鄉呢。但其實這個美麗的名字是來自玉里的稻米,由彭家農藝出產 的自有品牌。有別於其他的稻米品牌,「天禾玉」是國內唯一沒有用「米」來當做名字的稻米,但其實卻蘊含了對稻米深刻的巧思:「天禾玉」的意義就是「天下最 好的米在玉里」,同時也代表了彭鏡興的信念:稻米是上天賜與人們最重要的寶物,就好像玉石一樣的珍貴。


彭鏡興是「天禾玉」的創辦人,跟他聊天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他對稻米的感情及對土地的崇敬。憑著這份情感跟努力,他與父親種植出來的「天禾玉」果然像是上天 所賜與的稻米,不但在國內獲得2008年十大經典好米,更於2008、2009連續兩年奪得日本米食味鑑定特別優秀賞。連連獲獎的肯定,不只是對於稻米本 身,也同時是對彭鏡興的理念的肯定。

彭鏡興的祖父、父親都以種植稻米為業,父親彭文球在50年代是「增產報國」稻米產量比賽的 常勝軍,1958年更拿過全國冠軍,2008年再以他的名義獲得十大經典好米,他所種植出來的稻米不管在質與量上面都獲得全國第一的肯定,相當難得。父親 在國內獲得冠軍,彭鏡興則在國外獲得同樣是米食大國的日本競賽肯定,父子一脈相承蔚為美談。其實彭鏡興也曾經離開花蓮在台北打拼,當時不管是收入或機會都 比在家鄉種稻好的多。但身為長子的彭鏡興在父親的要求下,毅然決然回到家鄉,跟著父親種植稻米。彭鏡興說,自己是家裡的長子,守望父親跟稻田的責任就由他 來扛起吧。
 
彭鏡興雖然在父親的要求下毅然回鄉守望傳統,但他卻不是個死守傳統觀念的人。彭鏡興一方面傳承 彭家稻農第三代,向父親學習種稻;一方面卻求新求變,用自己化工所學應用在改良肥料土壤上,改變種植方法。彭鏡興說,土地是上天所賦予給人類的生命母親, 人們應該要用更崇敬的心理去對待土地。他眼見傳統農法對土地的超限利用,大量施肥大量噴灑農藥,農民只追求表面的產量,卻對農產品跟土地都造成了不健康的 傷害,人們吃了這樣的農作物也直接影響到健康。
 
因此彭鏡興積極努力研究各種文獻、實驗各種作法,培養土壤好菌叢生,增加有機質跟有益菌。他說,這種天然有機的種植法,對土地才能無害,並且有涵養土地的效果。這樣種出來的稻米,沒有化學物質或者有害物質,人吃起來才會健康。
 
彭 鏡興當時為了找出最適宜當地天然條件的品種以及最好的養土方法,一次播種十多種稻米品種,也施以各種有益菌,經過多年的失敗才找到他認為最好的種植方法。 問他當年有沒有聽到雜音,他說有,父親就曾經對他說過,照著大家的作法做就對了。但彭鏡興說服父親放手讓他做,他認為台灣農民相當勤勞,但卻困守在傳統農 法上,所得與勞動不成比例。因此他試圖改變傳統農法的限制,改良土壤跟種法是一種嘗試。
 
另一種嘗試就是自 創品牌。彭鏡興認為以往產銷通路只有透過糧商一途,但往往產地價格跟最終市場價格相差太多,農民辛苦的代價太低。這種情況使得年輕人無法留在田裡生活,造 成台灣農村蕭條;另一方面,消費者端也不知道是吃了誰種的稻米,無從建立信任與負責的基礎。腦筋一直在動的彭鏡興於是決定自創品牌,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直 接通路。「天禾玉」就在這樣的概念下誕生。
 
彭鏡興說,他繼承的不只是祖父到父親的三代種稻技術,還有父親對種稻的責任感:「種健康、安全、好吃的稻米是農夫的責任,不因得獎而調高售價,企盼大家繼續 支持與惠顧」這是父親彭文球得獎後的感想。彭鏡興說採用有機種植的方式種稻,其實著眼點不在於稻米產品,而是在於對土地的負責。因為善待土地,土地回饋給 人們的就是良質的稻米,事情就是這麼簡單。彭鏡興堅持這樣的信念,即使有機種植在產量上的確難以與傳統農法抗衡,但他仍不願意放棄對土地、消費者負責的想 法。
 
聊起「天禾玉」、聊起土地、聊起台灣的農業,彭鏡興的話匣子就打開了。那副看起來樸實、安靜的臉上會閃著光彩,對於 有機稻米他仍抱持著實驗的精神,他說他希望種出更好的稻米,就好像「天禾玉」這個名稱,他追求種出完美的稻米的信念,就好像玉石一樣堅貞。現在,彭鏡興的 兒子也在父親的期待下,回到故鄉玉里,投入「天禾玉」的發展,如果說「天禾玉」是彭家四代的結晶,這並不為過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